我曾瀕臨死亡邊緣,與死亡擦身而過。那深刻的印象,那痛苦的經歷,開啓我對人生的重估。這突然而來的打擊,驅動我去反省一生的歷程,從錯謬中甦醒過來,改正一直習以為常、理所當然的觀念,聚焦餘生當修煉的紀律。
九死一生,溯本追源,原是身體長期病患沒有好好處理,積累至全方位崩塌。是自己固執,愛理不理,沒有正確的養身認知,只會道聽塗說;或是沒有遇上能對症下藥、有心有力的良醫;或是自己不認真、不嚴謹的生活作息、飲食文化,自暴自棄。
自己性命,自己珍惜,自己負責,別人也幫不到忙。起居飲食有定時和有定規,按時睡覺、進食、作息,本是常識,生活的常態,我卻倒行逆施,自食其果。我要推倒重來,重定生活常規、飲食秩序、治療方案。
生活常規
起居的規律是重要的,定時睡覺,早睡早起是身體受造的規律,緊貼身體器官夜間排毒的時間表。作息平衡是現代人缺乏的,過往我是工作狂,有太多理由去自辯和解釋為何長期缺睡,最終還是敵不過自然的律,自己把健康拖垮。切記不可與身體健康為敵。
飲食秩序
飲食方面,人不可逆天,不可與受造之律抗衡。中國的傳統智慧推崇簡樸生活、清茶淡飯,不會無因。不要與人相比,因年齡和體質各有差異,應該了解甚麼食材和飪調方法是對自己的身體不宜、甚或有害,就要用心謹記,敬而遠之。雖「衣食足而知榮辱」,然而吃得過飽,確是適得其反。原來食了不該食的、喝了不該喝的,一次已足夠引起健康的連鎖失調。我不欲重滔覆轍,就決心的在這方面學習自制,設計出合乎自己條件和需要的飲食公式。
正常的器官機能運作,需要體温維持在十分穩定和準確的水平。保持温度是健康之本,不要去干擾這平衡,故宜注意温度,冷凍的飲食,因與身體的温差大,只會傷害消化系統,可免則免。
治療方案
對症下藥,固本培元,是治療的方案。要準確斷症,更要把握治療的時機和施藥的份量。過去我曾遇上有些醫生,都是頭痛醫頭,脚痛醫腳,若看不到病有起色就謬然加藥,副作用傷害肝和腎,慢性病一直拖延,就歸究年紀大,勸我接受殘酷的現實。
找到仁心仁術的良醫全是神的預備和賜福。治療的步驟與醫患關係不可分割,病人切勿忽略自己的本份和責任,要合作,按吩咐服藥、生活有規律、飲食有節制。明白藥食本同源,禍從口入的道理。
第二次機會
我不知天高地厚,有些事只從積極面察看,敢作敢為,雖計算可承受的風險,作了最壞的打算,本以為可承擔後果,事實上自己的判斷是偏頗的,是愚昧無知的。有謂:「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」,我接受這是適時的當頭棒喝,要好好把握作反省、檢討、校正、更新,才可再活下去。若不改過,就沒有後福了。
第二次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,喚醒我要愛惜生命、重新出發,對身體要保養顧惜。我要接受變革,雖然人不容易改變、難於接受新事物,既然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,我不變就不能轉化,故此我要堅決去克服、去擁抱這過程。這是我最後的機會。
我審視人生的目的和意義,不全是為喫喝玩樂、為責任、為理想,尚有未完成的使命,未完結神的工作,我還是要精彩的活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