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命營商

返回市場洞察
使命營商
2023/07/19
何建宇
Image

美國落在功利主義的網羅裏,一切講求效益,心中只顧績效和結果,企業成了賺錢機器,脱離人性和人情的經營,唯一的目標就是追逐財利。個人主義驅使心中只有利益,處事待人都從私利和現實的好處出發,做出損人利己的事,最終或導至損人損己。走法律罅合法地作奸犯科,欺騙無知人、間接殺害無辜人、奴役貧窮人,這只會助長社會歪風,毒害國家文化也在所不計,因他們的良知喪盡。既然有財有勢,是否就可以唯所欲為?是否「有錢使得鬼推磨」?

國家法律的措施並非倫理最高的依據點,法律不過是在墮落世界中應用的道德標準,目的是攔阻罪惡的蔓延,法律肯定有其不完美的地方。法律觀點祗是針對是否觸犯法律,或怎樣可以不觸犯法律,單是合法並不足夠支持企業的決定,也絕不是合符德道和企業長遠利益。企業的首要任務是賺取利潤,但是企業應秉持專業倫理來經營。

企業的長遠利益是建立在道德和倫理的基石上,雖然現代企業管理只談實力、財力、競爭力、執行力等,大企業關注營銷策略、壟斷策略、多元化策略、永續策略等,鮮有提及與倫理道德的關係。若管理沒有邊界規限,企業便會放肆,盲目地去追尋財利、冷血地去吞噬獵物、一將功成萬骨枯,光輝過後,遺留下來的禍害造成對人的創傷、悲痛,對社會的破壞、打擊。

企業越來越貪婪,營商只看重結果而不考慮動機與手段。貪得無厭的功利文化充斥市場,「貪」成了當然的手段。為要達至利益,商業操守成了只為迎合法律要求的例行公事,法律條文用作功利的勾當,複雜的程序用來掩飾不軌,受害的是消費者或客戶。很多商人泯滅良心,本着營商只要不違法,就可以唯利是圖,不用考慮社會、倫理、道德等問題。

這類貪婪的行為好像頗有文化、步驟和計劃,皆是精心設計,有法理依據,手法高超,確令人佩服。在法律之前,他們仍能理據十足,強調守法,自稱公義。這等人顧全面子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其虚偽是可怕又是可憎,如伺服的猛獸,隨時飛撲出來吞噬獵物。正所謂「你有張良計,我有過牆梯」,發展國家的法律機制雖比較成熟,同時人亦想盡辦法提升其貪婪的技倆、狡滑的部署,使計謀得逞。

大集團善用自己的優勢,把持經濟規模的重要性。企業把生產離岸或外包至第三世界,充份利用當地勞工和法制弱點謀取巨利。在低廉的代工酬下,代工廠身不由己,導至污染加劇,危害工人身體健康,最終成為代罪羔羊,客戶卻置身度外。雖說自由貿易讓賽者有自由選擇的權利,但代工廠為要生存,仍要接受無情無的壓榨與剝削。

商業交易的背後,商人有道德的責任去維持法紀,有倫理的責任去確保客戶和社會受惠;同時,商人更要有分辨的智慧,洞察不軌的企圖。基督徒營商要服務人,誠愛人;要惜愛物,愛護大地,尊重創造。使命營商的黃金定律,就是把聖經的核心價值凌駕法律之上。真正影響商業倫理的是個人的品格,是正直、誠實的道德勇氣,是堂堂正正的做事法則。

商業建立的目的是透過服務社會來賺錢,取之於民,用之於人,從真誠出發才能創出造福社群的長遠有效途徑,然後才達至成功。營商不需用欺騙手法,不一定需要用次貨假貨才能賺錢。亨氏的「透明玻璃瓶」,黄金州的「推己及人」,徽商的「貨不二價,童叟無欺」,他們的原動力出自對顧客的真誠,他們用心努力去幹,建立彼此的心理契約,這關係是牢不可破的、是長遠的。歸根究底這就是誠信的問題,以誠信營商,並不困難,最難勝過的只是生意人的賺錢心魔。

誠做生意的,也不可倖免經歷高高低低。成功不用自滿,失敗也不需氣餒,營商是個人操練的歷程。生意不到絕境,機會不來,此門不關,那門不開?化危機為轉機,在於把握時機,積極迎戰。營商者的信心和生命力,知道要堅持的原則,定意去克服險阻,也明白所面對的風險。

作神忠心管家去管理所交託的生意至為重要,賺錢多寡僅是次要。營商者切記,不可輕重倒置。

誠信是普世接納的商業價值,亦是聖經的核心價值,是基督徒營商的基本原則。誠信是人的誠實性和信用程度,體現於個性和價值取向,與顧客緊密相關,從而取得信任。

若企業的價值是僅為盈利而不理會道德,一切的選擇必定是唯利是圖,營商的手法必會不擇手段。有不少企業犧牲誠信,結果得不償失。選擇誠信是掙扎,只看重營利而罔顧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,犧牲了誠信值得嗎?大部份生意人在開始營商時都抱著崇高理想,期望對社群有所貢獻,但到生意上了高峰便墮入了商場的陷阱,培養出對金錢和權勢永不能滿足的胃囗。

營商者只走第一里路,就是付出最少的而收取最多的;走第二里路是超越律法的,涵蓋犧牲、吃虧、受苦、捨己在其中,超過我們應盡的義務和本份,這是滿有自發性,也甘心樂意作出愛的激勵和愛的行動。生意人常嚮往成功公司的成就,秘密就是誠信。這美德更可建立員工的優美品格,不單照顧他們的生活,更牧養他們的生命。誰說第二里路必定是犧牲的路?

福音不再只是口傳的訊息,在人與人互信互重的關係中,成為可以感受、經驗和觸動生命的力量。

下載文章